宁德时代:全链以攻代守 巩固“半壁江山”导读: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交通工具、专用工具以及储能的核心零部件,其技术、产能、成本、应用等方面对各领域的影响巨大。
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科技日新月异的关键时期,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发展过程中走过的每一步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值此岁末年初之际,电池中国网特别推出动力电池头部生产企业盘点系列组稿,细数行业升级迭代的历程,为行业企业下一步攻坚克难,探索前行提供借鉴。
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总量约134.34GWh其中,宁德时代以69.46GWh稳居榜首,同比增长180.4%,占据51.7%的市场份额。
另据SNE
Research最新数据,从同期全球注册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来看,宁德时代也以79.8GWh的成绩依然傲视群雄,全球市场份额扩大至31.8%。
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全球范围,宁德时代长期独占鳌头的背后,不仅因为下游需求不断高涨,而且龙头企业所具有的先发制人、规模化优势持续显现。2021年,宁德时代更是在技术创新、产能布局、产业链构建、全球市场拓展、多元场景应用等领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01
技术:发布钠离子电池技术,CTP迭代至3.0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储能电池的龙头,其在磷酸铁锂、三元电池等材料体系都有着丰富的积累和技术优势,同时在电池系统结构创新上,于2019年公开亮相CTP工艺。
然而,宁德时代并没有停止在新技术路线上的实践。
钠离子电池正式亮相
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对外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产品。其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就能达到80%的电量。
钠离子电池虽然在能量密度方面尚无优势可言,但为将来降低锂资源依赖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根据宁德时代的规划和其研发技术的推进,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可达到200Wh/kg。
AB混排电池系统方案
同时,针对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上存在的痛点,宁德时代在结构创新方面,还向外界推出了“AB”电池系统方案。该方案基于BMS的全新算法,在单个电池包中布置AB两种不同电芯的设计方案,AB既可以是铁锂+三元,也可以是锂电芯+钠电芯,还可以是其他不同组合的混搭。
应用方面,如果以宁德时代目前主攻的锂电芯和副攻的钠电芯为载体,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弥补钠电芯在现阶段的能量密度短板,发挥它高功率、低温性能好的优势。以此结构创新为基础,为锂钠电池,或其他电池系统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CTP迭代至3.0
2021年,宁德时代的CTP(高效成组)方案已经进入3.0版本,同等体积下,整包电量相较上一版本提升13%,重量减轻10%,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60Wh/kg,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也有明显提升。 02
产能:10大基地,总规划产能超600GWh
一方面,下游需求持续掀起新高浪潮,向上传导至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必须同步迈进规模扩产的新周期,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扩建有利于提速生产,能够帮助行业企业提前锁定动力电池、储能等市场份额。
2021年宁德时代继续“跑马圈地”,不仅新签了多个重大基地项目,而且原有基地产能也在不断扩容中。
![]()
至此,宁德时代已在全球布局落地了10个生产基地,包括福建宁德(东侨/湖东26GWh、湖西40GWh、车里湾45GWh、福鼎60GWh)、福建厦门(约20GWh)、江苏溧阳(75GWh)、青海西宁(6GWh)、四川宜宾(约120GWh)、广东肇庆(30GWh)、江西宜春(约50GWh)、贵州贵安(约30GWh)、上海临港(约80GWh,未计入统计)以及德国图林根(预计2022年14GWh),加上与车企合资产能,宁德时代总规划产能超过600GWh。
随着生产基地的相继开建和投产,宁德时代保产能保交付有了可靠保障。 03
上游超前布局
矿产资源投资
一方面,锂、镍、钴、铜箔等需求强劲、价格持续走高,另一方面,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也不希望因缺矿而影响到产能的释放,因此,2021年具备资金实力的头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开始了各种“占矿”行动。
宁德时代深知,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2021年频频出手布局锂矿,如下图所示:
![]() 期间,因与赣锋锂业争夺加拿大千禧锂业,还一度充满火药味,足见锂资源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镍矿方面,2021年1月,宁德时代间接拿下印尼青美邦10%股权。
钴、铜矿方面也不甘示弱。2021年4月10日,宁德时代间接控股公司宁波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洛阳钼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邦普时代全资子公司香港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以总对价1.375亿美元获得洛钼控股全资子公司香港KFM控股有限公司25%的股权。后者持有位于刚果(金)的
Kisanfu铜钴矿95%的权益,可为宁德时代提供长期稳定可靠、清洁、负责任的钴金属原材料供应。
另外,2021年11-12月间,宁德时代分别在宜春和贵州成立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新材料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业务。
原材料“绑定”
动力电池的产能往往受制于原材料供应稳定与否,宁德时代在2021年继续进行纵深布局。
![]()
从资源-原材料的超前布局可以看出,宁德时代在不断争取更为有利的市场主动权,以免陷入被材料“卡脖子”的境地。 04
吸引全球客户
2021年是宁德时代高速发展的一年,全年陆续锁定多个长单,包括拿下美国Fisker公司3年合计15GWh订单、美国商用电动汽车ELMS订单、金康新能源5年订单、特斯拉4年订单、与长城汽车签署10年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获奔驰商用车7年订单以及加大供货宝马、大众、现代、劳斯莱斯等。
与此同时,入股也是宁德时代深度绑定车企的另一种方案。2021年11月5日,宁德时代注资7.7亿元人民币,拿下长安汽车控股子公司阿维塔科技23.99%的股权。随后的11月8日,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公告称,宁德时代将参与其D2轮融资。 05
多元场景应用
储能解决方案
除了电动汽车以外,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广泛。2021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了在发电侧、输配电侧及用户侧的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和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UPS锂电池柜、基站备电、家用储能系统以及户外液冷电柜等产品。
2021年10月宁德时代还与国家能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风光火储”“风光水储”综合智慧能源等方面深化合作,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在能源结构转型时期,新能源+储能模式可以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并网提供有力支撑。而随着与动力电池企业的深度合作,储能业务已驶入快车道,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新机遇。
船舶动力升级
2021年12月29日,全球电量最大的纯电动绿色商用船舶——“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成功试航。
该游轮的电池系统由1万多个宁德时代提供的磷酸铁锂电芯组成,总电量达到7.5MWh,相当于100辆以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总和。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助力电动船舶行业升级换代上持续有所表现。
助力专用设备控碳
2021年7月,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全球首台120吨级纯电动交流传动矿用自卸车成功交付,迈出了矿山生产设备向智慧零碳升级的关键一步。
事实上,解锁动力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只是一个开端,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将为加快专用设备的全面电动化提供助力。
技术输出获利
除了产品输出以外,宁德时代在2021年还践行了行业国际技术合作新模式,拓展了其电池创新技术的全球应用。
2021年4月28日宁德时代与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签署为期10年的《交叉技术许可协议》,就各自开发或获得的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进行交叉技术许可。许可期间,ATL应每12个月向宁德时代支付15,000万美元的费用。
2021年10月27日,根据签署的协议,宁德时代将授权摩比斯使用CTP技术,并支持摩比斯在韩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CTP相关电池产品供应。 06
小 结
走过2021年,宁德时代对内部采取技术研发+工艺创新两手抓,对上游供应采用投资+筹备两大法宝,对下游客户实施扩产+入股+索长单三路并行,对多元应用拥有海陆专储“四大金刚”,对全球市场推进“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双输出,展现出行业龙头企业的雄心和能力。
市场变化莫测、技术未见高下、隐患仍需警惕。虽然称不上前忧后患,但任何行业都没有永恒的强者,产业链的发展有赖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继续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从而让自身勇立潮头,推进新能源迭代、智慧能源建设、储能系统升级,助力战略性能源结构转型。 后续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头部相关企业的盘点展望稿件,敬请关注。 |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China Battery Industry Association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4号1116室
邮编:100037
电话: 010-65251329
传真: 010-65599550
邮箱: cbiaweb@126.com
Copyright © 2013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京ICP备06063560号-1 京公网安备:11940899266-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