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登录 注册
首页  > 行业信息 > 材料 > 文章详情
 

正极材料新建产能逐步释放 长远锂科预计一季度净利逾2.8亿元

 2022-03-29 10:08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3月27日晚间,长远锂科(688779)发布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3.5亿元到34.5亿元,同比增长175.77%到184.00%;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亿元到3.2亿元,同比增长143.00%到177.72%。

长远锂科表示,一季度公司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新建产能逐步释放,产品产销量实现增长,且市场需求旺盛推动产品价格上涨,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加。同时,随着公司产能规模扩张,规模效应下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净利润实现增长。

海融网了解到,长远锂科背靠实控人中国五矿资源优势,目前已形成以三元正极为主,钴酸锂正极和球镍为辅的业务格局,拥有麓谷、铜官、高新三大生产基地。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近日共同发布的《中国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2021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42.2万吨,同比增长79.6%。2021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达到71.8万吨,同比增长70.9%。

从不同型号三元材料出货量占比来看,EVTank发布的白皮书显示,在高端乘用车和海外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的带动下,高镍三元(以8系列为主)占比由2020年的22%提高到2021年的36%,三元正极材料的高镍化趋势进一步明确,且9系列高镍三元开始实现产业化发展。

华安证券最新研报显示,长远锂科紧跟市场需求,持续深耕三元正极,重点发力高镍产品,加快产能建设。正极材料远期产能规划超过20万吨,目标市占率全球第一。目前已经圆满完成2019-2021规划,正朝着新目标前进。

具体来看,2020年长远锂科“2+1”项目全部达产,三元正极全部产能约3万吨(麓谷基地1万吨+铜官基地2万吨)。2021年公司募投项目高新基地一期4万吨三元正极投产,其中第一条1万吨产线于2021年9月份达产,公司2021年有效产能达到5万吨。一期项目剩余产线正在陆续导入认证中,今年预计可以全部达产,公司2022年有效产能可达8万吨。随着二期4万吨三元正极项目今年年内落地,预计公司2023年有效产能将达到12万吨,产能再上新台阶。公司高新基地新增的8万吨产能均具备高镍产品的生产能力,且可以向下兼容中低镍产品的生产。

同时,民生证券日前研报分析,长远锂科客户结构优质,聚焦海内外市场,国内一众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下游一线锂电企业,并持续开拓丰田、松下、村田、三星SDI和LG化学等在内的知名海外电池厂商。随着未来产能的进一步投放,客户订单放量在即。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China Battery Industry Association
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4号1116室
邮编:100037

电话: 010-65251329
传真: 010-65599550
邮箱: cbiaweb@126.com

Copyright © 2013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京ICP备06063560号-1 京公网安备:11940899266-4001